你是不是也曾經在聚會上,拿起酒杯的那一瞬間,偷偷想:「我這樣拿對嗎?」
別擔心,其實大多數人一開始都差不多。但如果你想在朋友面前不動聲色地顯得內行一點,這幾個小技巧你一定要知道。

 


 

~先從最基本的開始:怎麼握酒杯才不會出錯?~

很多人會整隻手捧著酒杯的杯肚,那個動作看起來很自然,甚至覺得這樣比較穩。但其實啊,那是最容易被看出來是「初學者」的小破綻。

正確的握法,是握住酒杯的杯柄或杯腳,簡單說就是離酒液遠一點的地方。這麼做有幾個好處:

  • 不會讓手的溫度影響酒的風味
     
  • 不會留下手指印,玻璃杯乾乾淨淨看起來更漂亮
     
  • 握起來的姿勢也更優雅

而且說真的,當你自然而然用對方式握杯時,那種氣場,會讓人忍不住多看你一眼。

 

~「酒杯挑得對」,喝酒體驗就會升級~

你知道嗎?酒杯不是只是外型不同而已,它真的會影響你喝到的風味。

像是那種大大的紅酒杯(波爾多杯),就很適合酒體比較濃、香氣多層次的紅酒;如果你喝的是香氣細緻的Pinot Noir,那就要用肚子比較寬的杯子(勃根地杯),它能幫你聚香。
香檳呢?別再用細長的笛型杯了,改用像鬱金香那種形狀的杯子,香氣會飽滿很多。

 

~別忘了「酒不是開瓶就喝」~

這點超多人忽略。酒打開不代表馬上就ready了,有時候它還在「睡覺」,你得給它一點時間醒醒。

年輕的紅酒有時候需要一點時間接觸空氣(可以用醒酒瓶,或者直接在杯中靜置);老酒反而要小心,開太早它會散掉香氣。

然後酒的溫度也很關鍵。紅酒太熱會變得厚重又單調,白酒太冰會讓果香不見。基本原則就是:

  • 紅酒:14~18度左右
     
  • 白酒&氣泡酒:6~12度比較剛好
     

如果真的懶得記,冰過但不冰到透心涼,大概就對了。

 

~喝的時候,嘴巴可不只是用來吞的~

專業一點的喝法,其實是「在嘴裡散步」。讓酒液慢慢地在舌頭上滑過,因為舌頭不同部位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味道。

  • 舌尖感覺甜
     
  • 舌側感覺酸
     
  • 舌根感覺苦
     
  • 嘴巴兩側與上顎會感受到澀澀的單寧感
     

你不需要當品酒師,但只要知道這些差異,喝酒就變得有趣很多。

 

~最後一個技巧:不要只管酒,食物也很重要~

食物和酒是彼此的好搭檔。搭對了,彼此都會更好喝。

  • 單寧重的紅酒配牛排,超合
     
  • 酸度高的白酒配炸物或海鮮,會覺得特別清爽
     
  • 氣泡酒不只是慶祝用,配鹹食、下酒菜也是神隊友
     
  • 甜酒配辛辣料理,或是濃郁起司,很驚喜
     

你可以試試「一口食物+一口酒」的搭配組合,有時候會有種味覺戀愛的感覺。

 

品酒不是炫耀,而是生活的小享受

別管那些複雜的術語,真正的品味藏在那些你願不願意多觀察一點、多感受一點的小地方裡。
下次聚會,不用說太多,只要默默地握對酒杯、選對溫度、搭對食物,大家就會知道——你,是懂酒的。